防疫不放松!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你重视了吗?浙师专家送你心理宝典,快转走!
2019年12月以来
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
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学习、工作和生活
给民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带来了心理危机和挑战
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教育部通知精神
做好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
由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紧急组织
浙师大副校长李伟健教授、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孙炳海教授、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郑希付教授主编的
《中小学生防疫抗疫心理调适手册》出版
《中小学生防疫抗疫心理调适手册》针对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,进行专业性回答,帮助广大中小学生更全面、更科学地认识疫情和疫情心理,科学战胜疫情、健康快乐成长。
内容简介
钟南山院士说:“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,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。”
在这场“防疫抗疫”战斗中,除了阻断病毒人际传播、防范疫情进一步扩散,还必须要重视心理“防疫”。
为了给中小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,本书以问答的形式,从防疫抗疫心理认知和防疫抗疫心理调适两个方面,图文并茂地提供了70个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困境与自助疏解方法,不仅为他们的健康生活与自主学习提供专业性指导建议,而且对他们以积极心态应对心理问题和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。
作者简介
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组编;李伟健、孙炳海、郑希付主编。
李伟健,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、教授、博导。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、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、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。
孙炳海,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、教授、博导。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、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郑希付,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、教授、博导。中国心理学会理事,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,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。
本书审定委员会
防疫抗疫心理调适70问
(向下滑动启阅)
免费版电子书即将发布
专业回答抢先看
↓↓↓
Q1:我家离疫区很远,周围也没有人感染病毒。我有必要接受心理干预吗?
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、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、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,从而使之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。心理干预分为一级干预、二级干预、三级干预,分别面向普通人群、高危人群、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个体。因此,心理干预并不只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,普通大众也需要通过心理干预来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,促进心理健康。Q2:我怎么知道自己(或家人)需要进行心理调适呢?
面对疫情,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紧张、焦虑等负面情绪,这是非常正常且自然的现象,无须担心。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,说明负面情绪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范围,需要进行心理调适:①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都觉得很紧张、很焦虑,且这种状况持续好多天,无法缓解;②情绪波动很大;③身体出现不适,如头疼、胃疼、睡眠状况下降,食欲改变等;④做平时喜欢的事也提不起精神;⑤脑海中反复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冲动。
Q3:网上有很多疫情相关的新闻,看完心里很压抑,但又忍不住总想去看,我该怎么办?
Q4:防疫在家,我也想好好学习,但是每次拿起手机就放不下,一不玩手机就很焦虑,我该怎么办?
要相信,阳光终会驱散阴霾!
免费版电子书即将发布,敬请继续关注哦!
来源 | 暨南大学出版社公众号
今日编辑 | 陈婉盈
责任编辑 | 赵菡婧
浙师防疫在行动